• 好評

  • 中評

  • 差評

服務態(tài)度
專業(yè)水平
回復速度

暫無醫(yī)生回答,是否關閉本次聊天對話?

疾病百科 > 外科 > 神經(jīng)外科 > 頭顱外傷

顱腦外傷的護理措施 重型顱腦外傷的護理

  顱腦外傷按受傷部位分為顱和腦兩部分,顱包括頭皮、顱骨,腦部是指顱腦內(nèi)容物而言,即腦組織、腦血管、腦脊液。按發(fā)病急綏分為急性、亞急性、慢性。臨床上常見的顱腦損傷有頭皮裂傷、頭皮撕裂傷、頭皮血腫、顱骨骨折、腦震蕩、腦挫裂傷、腦血腫等。受傷后一般有不同程度的頭痛、嘔吐、意識、思維感覺的障礙。顱腦損傷病情復雜,變化快、易引起不良后果,部分病人需手術治療。那顱腦損傷后該如何護理呢?


  問:腦挫傷吃什么食物好

  答:你好,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東西,不要喝酒吃辣椒,不要吃大蔥大蒜羊肉火鍋等的。


 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如何判斷顱腦損傷?

  一般根據(jù)當時受傷情況昏迷與否,受傷機制,頭部傷情及頭顱CT檢查結果做出初步診斷,重型顱腦損傷病情不能馬上穩(wěn)定,一般3~4天后需要再次進行顱CT檢查,了解顱腦內(nèi)部病變進展情況,重型顱腦損傷急性期都需住院,昏迷病人要保持呼吸道通暢,防止缺氧引起繼發(fā)性腦損傷。

  顱腦損傷的護理方法如下:

  一、心理指導:顱腦損傷病人早期多呈昏迷狀態(tài),有的甚至長期昏迷,一般都由家屬及護理人員觀察病情變化,而清醒病人意識的傷害,疼痛的刺激及傷后可能導致的傷殘甚至死亡的威脅,使病人產(chǎn)生緊張恐懼的心理,應予以心理安慰和鼓勵,應保證充足的睡眠,提高機體的抵抗力?;謴推诓∪艘虼笮”闶Ы?,生活不能自理,病人常因此而焦慮、抑郁、煩燥、應安慰鼓勵病人樹立戰(zhàn)勝疾病的信心,培養(yǎng)健康的心理狀況,積極加強功能鍛練。

  二、飲食指導:持續(xù)昏迷后24小時應鼻飼流質(zhì)以保障營養(yǎng)的供給,鼻飼流質(zhì)時應少量多餐,每次鼻飼量宜200毫升為宜,宜高熱量、高蛋白的營養(yǎng)豐富的飲食,鼻飼前應證實胃管確是在胃內(nèi),避免導致食物進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。傷后清醒病人應進高熱量、高蛋白、高維生素易消化食物,以保證充足的營養(yǎng)物質(zhì)供給,促進損傷的修復。有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應暫禁食,以免加重消化道出血。如有惡心嘔吐,應側臥位,頭偏向一側,避免嘔吐物進入氣管,引起窒息及吸入性肺炎?!贰凤B腦損傷患者還能康復嗎?

  三、康復期的護理:顱腦損傷病人恢復期應盡量減少腦力活動,少思考問題不閱讀長篇讀物,少看刺激性電影、電視節(jié)目,可適當聽些輕音樂,以綏解緊張情緒,,對頭痛、失眠較重者,可在醫(yī)生的指導員下酌情服用鎮(zhèn)靜劑 及鎮(zhèn)靜催眠藥物,恢復病人常有頭痛、惡心、耳嗚、失眠等癥狀,一般在數(shù)周至數(shù)月逐漸消失,但如存在長期頭昏、失眠、煩躁、注意力不集中和記憶力下降等癥狀且超過3~6個月仍無好轉時,應到醫(yī)院進一步檢查,必要時可口服維生素B類藥物以幫助改善植物神經(jīng)功能,對腦外傷后綜合癥的病員,首先要消除顧慮,放松思想,要樹立信心,積極地參加體育鍛煉,量力而行地參加一些體育活動。

  對于外傷性癲癇的病員應堅持口服抗癲癇藥物,一般常用苯妥及丙酸鈉,需服用1~2年時間,并定期檢查肝功能、血白細胞,以防抗癲癇藥物引起的肝功能損害及繼發(fā)性白細胞下降。對于顱骨缺損的病人應保護好顱骨缺損的部件,在適當?shù)臅r候來醫(yī)院行顱骨修補。

  四、功能鍛煉:早期進行功能鍛煉對顱腦損傷的病人有重要的意義,肢體癱瘓疾病功能康復訓練,注意由小關節(jié)到大關節(jié),先輕后重,由被動到主動,由近心端及遠心端,先下肢后上肢,循序漸進。

  早期先在床上鍛煉,以后逐漸離床,隨后鍛煉行走。訓練期間需有人在旁邊保護。失語病人的語言功能康復訓練應從最簡單的“啊”音開始,然后說出生活中實用的單詞,如吃、喝、水、尿等,反復強化訓練,一直到能用完整的語句表達需要想法。

  對于小便失禁的患者,留置導尿要注意關閉導尿管。每隔2—4小時,有尿意時開放一次,每次放尿量以 200—300毫升為宜。逐漸鍛煉其排尿功能,爭取早日拔除尿管。平時多飲水,保持尿色清亮,注意防止泌尿系感染。

  重型顱腦外傷的護理

  重度顱腦損傷的患者昏迷時間長,病情變化快,并發(fā)癥多,治療困難,護理復雜,死亡率高,除應及時診斷和搶救治療外,還應精心合理的加強臨床護理,這不僅是搶救患者生命的關鍵,也是對鞏固手術治療效果和促進病人康復、減少致殘率的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。

  1、常規(guī)護理

  嚴密觀察病情生命體征的觀察 體溫、脈搏、呼吸、血壓的變化,是反應病情變化的重要指標之一,如出現(xiàn)血壓下降、呼吸深慢、脈搏緩慢,多提示腦疝的早期表現(xiàn)。

  意識狀態(tài) 意識的改變與腦損傷的輕重密切相關,是觀察腦外傷的主要表現(xiàn)之一,在護理上通過對格拉斯評分來判斷意識障礙的程度,為早期診斷治療提供依據(jù)。

  瞳孔變化 檢查瞳孔的變化,可觀察到是否有腦疝的形成。如瞳孔進行性散大,光反射消失,并伴有嚴重意識障礙和生命體征變化,常是顱內(nèi)血腫或腦水腫引起腦疝的表現(xiàn)。

  2、精心護理

  體位 對顱腦損傷或手術的患者,給予床頭抬高15~30度頭偏向一側,有利于靜脈回流減輕腦水腫,降低顱內(nèi)壓,增加肺部通氣量,并可減少胃內(nèi)容物反流呼吸道。

  吸痰 因腦損傷而出現(xiàn)昏迷的病人,由于舌肌松馳、舌根后墜,咳嗽反射消失,下氣道分泌物積滯,極易出現(xiàn)窒息和墜積性肺炎等并發(fā)癥。因此在護理上應尤為注意,除應及時吸收痰液外,還應在病情穩(wěn)定允許的情況下,協(xié)助病人翻身叩背,以利于痰液排出,保持呼吸道通暢,減少和預防并發(fā)癥的發(fā)生。

  褥瘡的護理 要定時為病人翻身,在尾骶部和其它骨突出部位墊氣圈和泡沫墊,經(jīng)常按摩受壓部位。對于尿失禁或出汗多的患者,要經(jīng)常更換床單、衣服,保持平整、干燥。

  消化道的護理 昏迷三天以上的患者應給予鼻飼。由于病人長期不能進食、消化和吸收功能大大增加。所以應給予高蛋白、高熱量、高維生素、低脂肪、易消化的流汁食物,食物應每4小時由胃管注入,注入食物的溫度不可過高或過低,過高可引起食道和胃粘膜燙傷,過低則引起消化不良性腹瀉。

  口腔及眼的護理 對長期昏迷、鼻飼患者,每天用2~3%硼酸過口腔護理,保持口腔清潔、濕潤,使病員舒適,預防口腔感染等并發(fā)癥。眼瞼不能閉合的病員,角膜可因干燥而易發(fā)潰瘍,同時伴有結膜炎,應除紅霉素眼油膏或蓋凡士林紗布以保護角膜。

  高熱護理 由于腦外傷累及到體溫調(diào)節(jié)中樞發(fā)生中樞性高熱,加重腦水腫,還可加速腦脊液的分泌,使顱內(nèi)壓增加,體溫如果高于40℃,會使體內(nèi)各種酶類的活性下降,造成腦代謝降低甚至停止,降溫可使腦細胞耗氧量減少,降低機體代謝,有利于腦細胞的恢復,主要靠冬眠藥物加物理降溫,同時給予皮質(zhì)激素治療,而感染所致的發(fā)熱,一般來的較遲,主要靠抗生素治療,輔以物理降溫。

  輸液護理 在腦損傷急性期,生命體征不平穩(wěn),需要輸液治療,通過輸液,進行抗炎、止血、脫水的治療。輸液速度不易過快,否則易引起肺水腫、腦水腫。高滲脫水劑要快速滴入20%甘露醇250ml,要求半小時內(nèi)輸入,否則就失去脫水意義,治療中記錄24小時液體出入量。

  神經(jīng)功能恢復的護理 昏迷或長期臥床病員,由于活動少,容易發(fā)生肌腱、韌帶退休和肌肉萎縮,關節(jié)日久不動也會強真而失去正常功能,所以護理病員時應注意保持肢體的功能位置,給病人按摩、幫助病人做肢體的被動運動,促進肢體的血液循環(huán),增加肌肉張力,防止關節(jié)攣縮,幫助恢復功能,也可預防下肢深部靜脈血栓的形成。


標簽:顱腦外傷,頭顱外傷,腦震蕩

copyright © 2012-2024 廈門沃鴻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閩ICP備13021446號-19

聯(lián)系我們網(wǎng)站地圖

閩公網(wǎng)安備 35020302001075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