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肛裂是一種常見的肛管疾病,具體表現為肛管皮膚深及全層裂開,形成梭形潰瘍的病變。各年齡段均可發(fā)生,但多見于青壯年,兒童也可發(fā)生,老年人較少。
問:肛裂怎么才能治好
答:你好!能夠自愈的,需要保持大便通暢。建議多飲水清淡飲食不要吃辛辣食物,多吃蔬菜水果,適當鍛煉身體增強體質,保持心情舒暢緩解精神壓力。
根據熱心醫(yī)生的臨床觀察,男性比女性多見。其確切原因目前尚不清楚,但一般認為肛裂的發(fā)生與肛門括約肌的分布異常、過度痙攣等因素有關。大便干燥、秘結,常是本病的誘發(fā)因素。由于本病易反復發(fā)作,裂口下端皮膚因發(fā)炎改變,形成袋狀皮膚隆起,酷似外痔,常稱為“前哨痔”。因此,臨床上將肛裂、前哨痔和肥大肛乳頭稱為肛裂三聯癥。此外,如果治療不當,感染向肛緣皮下發(fā)展,可導致肛周膿腫甚至肛瘺的發(fā)生。這里提醒患者注意,非特異性肛裂一般為單發(fā),絕大多位于肛管后壁正中部,少數在前臂正中部,兩側的罕見。而多發(fā)性或分布在肛門兩側等特殊位置的肛裂,往往是炎癥性腸病在肛周的表現。此時應行腸鏡檢查,排除炎性腸病可能,肛裂較典型的癥狀是排便周期性疼痛,初有便意時即感到輕微的不適和疼痛,排便時糞便通過肛管,肛管擴張時產生撕裂樣的疼痛,便后稍微有短暫的緩解間歇期,約5分鐘,再次因擴約肌痙攣而出現疼痛加重,持續(xù)時間可達半小時之久,以后逐漸緩解。此外,由于肛周皮膚破損,可導致少量出血。因此,如有以上癥狀,那很可能就得了肛裂了,應盡快前往醫(yī)院就診。
說到肛裂這個疾病,相信大多數的人都特別熟悉,肛裂一般多發(fā)生于20到40左右的男性朋友身上最為常見。肛裂的前期癥狀不太明顯,一旦肛裂發(fā)作時,會患者痛苦不堪,尤其是便秘、大便帶血的那種刺骨的疼痛,對患者的生活以及工作帶來了很多的影響。那么,肛裂的癥狀有哪些呢?
肛裂的癥狀
1.疼痛
肛裂是的排便會引起周期性疼痛,這是肛裂的主要癥狀,排便時,立刻感到肛門的灼痛,但便后數分鐘疼痛緩解。
2.便秘
便秘是肛裂的病因之一,又是肛裂的后果,肛裂后病人因肛門疼痛不愿排便,久而久之引起便秘,糞便更為干硬,便秘又可使肛裂加重,形成惡性循環(huán),使肛裂難以愈合。
3.便血
排便時常在糞便表面或便紙上見有少量新鮮血跡,或滴鮮血,大出血少見。
4.其他
如果出現肛門瘙癢,分泌物,腹瀉等,是由于肛裂潰瘍的分泌物或并發(fā)的肛隱窩炎,肛乳頭炎等所產生的分泌物的刺激。
5.體征
國外曾報道355例肛裂有下列不同體征:肛管痙攣78%,前哨痔68%,肥大乳頭25%,肛瘺6%,括約肌間膿腫4%,痔38%,肛管狹窄2%。
肛裂的原因
1、解剖因素
肛管外括約肌淺部在肛門后方形成肛尾韌帶,較堅硬,伸縮性差。肛提肌大部分附著于肛管兩側,因此肛管前部和后部不如兩側堅強,容易損傷。肛管和直腸形成肛管直腸角,使肛管后部承受糞便壓力大等都是造成肛裂的原因。
2、外傷
慢性便秘患者,由于大便干硬,排糞時用力過猛,易損傷肛管皮膚,反復損傷使裂傷深及全層皮膚,形成慢性感染性潰瘍。有人報道,便秘致肛裂占14%~24%,但是便秘也可能是肛裂的后果,是由于病人懼怕排便所致。此外,產傷也是導致肛裂的原因,約占3%~9%。腹瀉時頻繁排便,肛管敏感緊縮也易損傷,反復損傷形成慢性感染性潰瘍。
3、感染
齒狀線附近的慢性炎癥,如后正中處的肛竇炎,向下蔓延而致皮下膿腫,破潰而成為慢性潰瘍。肛管損傷后亦難愈合的原因至今不明,有人認為主要是損傷合并感染所致,感染時炎性細胞可以釋放溶膠原酶,阻止上皮組織再生與延伸。
標簽:肛裂,消化不良,大便干
copyright © 2012-2024 廈門沃鴻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閩ICP備13021446號-19